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绽放的格桑花》——谨以此歌献礼对口支援西藏30周年

时间:2024-08-28 作者: 编辑:宣传部 点击:

这是一段筚路蓝缕、砥砺奋进的岁月;

书写大爱无疆、无私奉献;

这是一段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的征程;

铭刻沧桑巨变、日异月殊。

《绽放的格桑花》

“很小的时候,她走入梦中,长大后踏上雪域高原,奋斗着新时代援藏人……”这首动人心弦的《绽放的格桑花》是一位援藏工作者在高原工作的闲暇之余,倾心创作的一首歌曲,真切地表达了众多援藏人的心声。温暖深情的旋律响起,每一段甘苦与共的岁月、每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每一段对这片土地的深情,都绽放为一朵朵天边的格桑花……
三年援藏行,一生西藏情!歌者郑安阳动情地说:“援藏不仅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更是人生中无比珍贵的财富。”
自1994年始,中组部、教育部、团中央先后选派直属机关十批次援藏干部人才107人、24批次博士服务团成员25人到西藏大学援藏工作。从2010年至今,教育部先后组建或调整7次高校或团队对口支援西藏大学;20余年来,各对口支援高校共援派校级援藏干部人才400余人次到西藏大学援助管理、教学、科研,他们中间涌现出钟扬、王齐荣等一大批优秀的援藏干部……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广大援藏干部人才舍小家、顾大家,接续奋斗、砥砺前行,赓续援藏精神,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和“艰苦奋斗、求实创新、无私奉献、勇创一流”的藏大精神,把对西藏人民的深情播撒在了美丽的拉萨河畔,把自己的青春与梦想镌刻在了他们热爱的西藏大学,在西藏大学的发展历程中树起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
从最初的帐篷学校到现代化的综合性大学,西藏大学的发展到今天,离不开党中央的亲切关怀,离不开教育部等中央部委的大力支持和各兄弟高校的无私援助,更离不开无数援藏干部人才数十年如一日前赴后继接续的无私大爱、默默耕耘。
总有一种奉献,感动岁月;总有一种情怀,温暖边疆。30年的故事、30年的歌,30年的感人事迹诉说不尽、咏唱不完。初心凝聚力量,使命呼唤担当,新时代赋予了全体援藏人新的历史使命,他们将继续选择责任与担当,风雪无阻、高歌行进,为推动民族团结、促进西藏发展书写新篇章。
(郑安阳:《绽放的格桑花》作词、作曲、演唱;中组部、教育部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北京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援任西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编辑:王羽涵    

审核:丹曲    


上一篇: 新华社权威速览 |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一图读懂

下一篇: 孙献忠主持召开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