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获批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 体意识研究基地(2023-2025年周期)建设单位
时间:2023-04-18 作者: 编辑:宣传部 点击:次
4月17日,中央统战部办公厅、中央宣传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民委办公厅下发《关于公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2023-2025年周期)名单的通知》(民办发〔2023〕52号),确定新一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建设单位,西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成功获批入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是由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和国家民委联合设立的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是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聚焦的重大举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依托国家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支撑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守正创新,为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发挥引领作用,以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不断走向深入,助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西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入选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2023-2025年周期)建设单位,是我校人文社科领域科研平台建设的历史性突破,也是西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和意识形态教育平台建设的重大突破。自2020年以来,学校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政治意义,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高度重视基地建设对于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加强民族学一级学科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形成领军人才、中青年骨干人才和后备人才梯队,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新型智库等方面的重大实践价值,提前谋划、精心部署新一轮基地申报工作,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金永兵教授亲自挂帅任基地主任,自治区政协人口和经济资源环境专门委员会副主任、西藏大学博士生导师图登克珠教授任基地首席专家。学校积极调整和优化学科布局,集区内外高层次人才资源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围绕服务党的治藏方略,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近两年,组建成立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组织专家团队承担《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西藏卷》编撰工作,出版专著10余部,在《民族研究》《中国藏学》《中国文艺评论》等核心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撰写研究报告20余篇,多篇被教育部等部门采纳。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设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方向等,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取得和开创性举措实施为学校获批中央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一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遴选经评审专家严格初审、复审,并经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批准,还有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复旦大学民族研究院、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中央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等共28家单位入选。基地实行“竞争入选、定期评估、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每轮建设运行周期为3年。
下一步,西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以入选基地建设单位为重大契机,紧抓机遇,不负众望,不辱使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突出理论、实践和服务特色,开展好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实践研究,为西藏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西藏经济社会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学术支撑和咨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