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化 > 文化活动 > 正文

我眼中的罗爱军——访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教授、“四有好老师”罗爱军

时间:2023-09-26 作者: 编辑:宣传部 点击:

【庆祝教师节系列之人物专访 记西藏四有好老师罗爱军】我眼中的罗爱
军 ——访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教授、“四有好老师”罗爱军


自1992年向西藏大学第一任校长次旺俊美寄出入藏申请书,到2021年离开教学岗位,罗爱军没有像完成任务一般如释重负,他笑着说,“这些年就干了一件事——与学生和教育打交道。做老师是一辈子的事,不会因为退休而停止。”谈及过往的在藏岁月,即便身患多种眼疾,他的眼睛依然闪烁出兴奋的光芒。罗爱军曾获得西藏自治区“四有好老师”的称号,而这一殊荣对他本人而言,也许仅仅只是一个崭新的开始。一介之善,终究始于足下。

 

和想象中意气风发、口若悬河的外语专业教授不同,这个出生于西藏米林雅江峡谷,祖籍渭北黄土高坡的男子,是副身材高挑的传统书生模样,嗓音润玉优雅,时而爽朗一笑,而黝黑健康的皮肤又多了一丝青藏高原的地域特色。

在进藏工作的第11年,罗爱军与时任西藏大学副校长张廷芳在《西藏大学学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诗经>中的理想爱情模式——从中西方爱情观念比较引出的思考》的文章,而如今,罗爱军开设的诸如《国学走进诗与古典——<汉广>诗义漫谈》等国学讲座又多次走入了学生课堂。

班公湖远眺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罗爱军的教学生涯都颇具有一些传奇色彩。1993年刚来西藏大学,学院给他安排的是旅游地理教学,不久之后就因为工作需要开始兼任英语教学。1997年罗爱军进入西南大学攻读英语专业研究生,而当发现语言学并不是自己中意的方向之后,他便中途退学,利用休假时间游走于北京、上海、西安等地的各大高校旁听课程。2000年罗爱军考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翻译理论与实践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2005年又到北京大学进修访学。“在北京的那几年,我的收获很大,开始系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也涉及了中英文不同译本的比较研究。”罗爱军如是说道。

罗爱军从北京回到西藏后,便开始在学校里组织年轻老师和学生成立了读书兴趣小组,每周选择固定的时间进行读书分享,迄今已经共同学习了五十余本包括汉、藏、英等不同语言的经典著作。读书小组以“进德修业”为宗旨,重在积累和结合个人实际,风雨不辍,即便在疫情期间也克服各种困难,通过线上方式坚持了下来。

藏大校园里的湖畔读书

现如今国内的大多数书店都流行举办读书分享会,但昙花一现营销式的读书作秀,与“读书”本身失去了原有的联系,即便是在学校里的分享会,大部分学子也会因为不能坚持而渐渐耗尽热情。“苏格拉底说过,一个人真正热爱读书,就会乐于分享,也会有新鲜的东西去分享。读书不仅仅只停留在消遣的层面,也不应该是‘照镜子’式的自我欣赏。”

“选择读什么书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要看这部著作是否经过时间和实践检验。”罗爱军这样阐述自己的理念:“阅读经典著作不能仅仅停留在进行通读的‘认字’层面。这些积淀了前人智慧结晶的著作需要有人引导,前贤往圣和当代大德皆是我们的引路人。《论语》有言:‘学无常师。’只有把自己的位置放低,才会有海纳百川、厚德载物的胸襟,个人以及文明成长的空间才会更为宽广,这也是一切有历史担当和使命感的读书人所应该共有的特征。”他继续补充道:“要善于汲取前人智慧,创造性继承并发挥‘与时俱进’的精神,特别是要领会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当下提出的‘第二个结合’的重大论断。”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两个结合”的重大论断,即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用专门的章节论述“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对“两个结合”作出了深刻阐发。今年的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从文化使命和文明创新的高度,对“两个结合”做了全方位、深层次的论述,特别明确了“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也是我党再一次在思想上与时俱进的生动体现。

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七十年代初出生的罗爱军,经历过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饥饿期”,对像《毛泽东选集》这样包含实践智慧的著作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总在不经意间就会提到其中的一些论述。“我们读书会用了近两年时间集体学习了四卷本《毛泽东选集》和八卷本《毛泽东文集》,从里面汲取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罗爱军说道此处难掩激动之情:“中国共产党经过百年艰苦奋斗,带领中华民族从一穷二白走到今天初步实现小康。‘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我们现在要学习的不仅仅是建设祖国的理论和方法,还有毛主席那一代人的历史担当和气魄!”

因为工作和个人治学兴趣,罗爱军对西方文化尤其是教育领域一直比较关注。2013年他获得教育部“中美福布莱特访问学者计划”资助,第一次踏上了太平洋彼岸的美洲大地,对一直在书本和影视媒体里接触的美国文化有了切身感受。“真正的文化自信一定来源于对民族精神的自觉继承,它既蕴含自强不息的乾德,也包括含弘光大的坤德。”在访学期间,罗爱军广泛参与各种层次的学术活动,和美国各界人士进行了深入交流。身处西方文化之中,反观自身文化,罗爱军说自己为生为中国人而感到幸运,为自己是五千年文明的传人而自豪。《我爱你中国》是罗爱军非常喜爱的一首歌曲,他说里面蕴含了一代代华夏赤子对祖国的深情,经常会和学生们一起传唱。

在罗爱军看来,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标榜一些诸如“自由”、“权利”等时尚的词汇,而忽略了不同时代和语境下这些概念的衍化变迁与内在要求。“比如‘自由’,在汉藏传统文化中并不意味着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而是能克制自己,不去做对自己有害的事情,这与工业革命后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自由’概念几乎是风马牛不相及。”只有在充分汲取传统文化营养基础上吐故纳新,一个社会才能持续不断地凝聚精神力量,其中的成员也会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在罗爱军的日常生活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的孩子们也很喜欢他这位可亲可敬的长辈。罗爱军不仅是学生眼中的好老师,也是同事们身边的好邻居,有去驻村的老师就曾把孩子放到罗爱军家里,一住就是一年多。罗爱军家中的孩子里还有一位来自林周县唐古乡的藏族小姑娘——索朗德吉。因为牧区办学条件和身体上的原因,索朗德吉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和罗爱军一家一起生活,直到去年考上江苏实验中学。对于其中的付出,罗爱军并不喜欢用“牺牲”这个词:“索朗德吉融入我们这个家庭,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我们为她的成长当然花费了不少心血,尤其在培养一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方面。但一个人,尤其是孩子,更重要的是要尊重她的独立人格,为她的成长准备相应的条件,耐心等待合适的机会,这个过程是父母包括监护人与她一起成长的过程。我们其实很感谢索朗德吉一家人对我们的信任,让我们有机会更深入地了解西藏的传统文化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如果假期有空,罗爱军一家会去拜访索朗德吉的父母,两家人像亲戚一样相互走动。“去年女儿中考一结束,我们就把她送到高山牧场,帮索朗德吉的妈妈放牦牛,一个月后回来黑了不少!”罗爱军笑着说。

牧场背水

每年罗爱军及其爱人胡海燕都会拿出一部分收入,定期资助一些有需要的学生。“宋代的大学者张载说“民胞物与”,其实每个人的生命遭际都是我们可能而未曾经历的一种命运安排。帮助别人应该是有条件的人的一种义务,资助有需要的人并不是所谓的善行或奉献,而是基于同理心的分享。国家给予我们这代人的其实已经很多了,能够为整个社会的和谐和发展贡献一点微薄之力,也是我们个人的一份幸福。”在罗爱军看来,一个认真读书、愿意对自己负责的人,一定会感染于传统文化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精神内涵,不断滋养生出一种向上的力量。“帮助他人应该建立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学生的经济情况不应当是考虑的唯一标准,更要看他本人是不是具有努力上进、自强不息的精神。”

罗爱军说自己爱好广泛,像唱歌、爬山,大都和自然有关,不需要太多花费。20多年来,他几乎爬遍了拉萨周边大大小小几十座山,家里的墙上贴的到处都是与孩子们一同爬山的场景。在他看来,去的地方越多,越应该珍惜自己栖身的故土,看的风景越多,越应该感受到精神世界的丰富。读书和行路,道理大抵相同。

罗爱军的“孩子们”在阿里看到的漫天星空

在交谈中,罗爱军一直强调一个词——“自然”,从育儿的经验分享一直说到如今尊师重道和重视家风建设,他说“自然”是回归初心,是个体和文明摆脱负累积蓄力量的蓄电池。“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有着许多重要论述,而探索党风师风家风一体化建设的进程也从未停止过脚步。“传统诗教的核心是让个体具备兴发感动的能力,对其后的社会教化产生自然的认同。我们的大学既要重视技能培训的职业教育,也要重视独立人格的培养,让学生既感受到自然之美,也浸润于文明之大。”罗爱军坚定地说道。教育应不单单只是学校的教育,而是整个社会的教育,它涵盖社会道德建设,落实成就君子人格。

从修远长路的俯仰求索、广厦千间的虔诚愿望到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爱国衷肠、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明月情怀,皆是使命与责任的映射。被坚执锐,或有其人,疾风劲草,岁寒方验。也许,为师者的使命不只是教好书那么简单,而是要本着热爱的专业精神和责任感,修身齐家,诚意正心,让师德师风再次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路在脚下

梦想如圭皋之石,落地生根。近年来,西藏大学开启了师德师风建设新气象,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第一位长抓不懈,致力建立起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从而解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从顶层设计的运筹帷幄再到加强培训和宣传力度与加强考核和失范惩处各项机制次第启动,这一切成绩的取得凝结了西藏大学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与辛勤汗水。

“文以载道,士以弘道”是古往今来无数艺术家、学问家的价值追求,如今又是教书育人者“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使命担当的历史写照。知识的力量应带领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去积极进取、勇敢奋斗、为民族复兴大业忘我牺牲、勇攀科学技术高峰,同样,为人师表的榜样与力量,信仰、情怀与担当,也正体现在这样一种高远的理想追求与深沉的家国情怀之中。像罗爱军这样的教育工作者,带着内心的执念依旧在执拗地前行着,而这份执念也依旧是我们精神的圭皋。当其个人的生涯与历史的嬗变、时代的进步融汇到一起,这是个人的幸运,更是公众的福祉。在西藏大学全面推进国家高原一流大学建设传递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中,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在汇聚起推动新时代前行的精神力量中聚少成多,以大学为主体的国家创新体系智慧源的构建逻辑日渐清晰,我们更有理由相信,关于西藏大学的未来,关于高等教育事业更好的明天,会如同我们头顶的苍穹一般,日升月落,亘古如斯。

采访结束后,院子里盛开的花花草草仿佛也在和我们招手致意。罗爱军给我们介绍了园中的植物,请我们品尝了今年新生的和着泥土清香的洋姜。我们告别了洒满阳光的小院,走回到绿树掩映、书声琅琅的校园,只想道一声,你好,再道一声,同行!

新闻来源:校党委宣传部 邓季颖

审稿:校党委宣传部 达瓦

责任编辑:宣传部 邓季颖

 

 

上一篇: 育梦高原:深耕教学三十六载——访西藏大学2023-2024学年“十佳优秀教师”文学院达娃次仁

下一篇: 巴桑旺堆——我校“2023年教学名师”